目前脑电生物反馈逐渐成为临床辅助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方法,越来越多医院也在引入使用,今天分享一篇医学文献,主要评价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效果。
【篇名】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小儿多动症的评价与护理
【作者】华春兰 钟秋园 黄必清 廖彩虹
【来源】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原文内容:
小儿多动症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注意力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2005 年始,我院采用脑功能生物反馈系统(广州润杰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患儿55例,得到了广大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及认可,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N)中ADHD 诊断标准,书氏智力测查智商> 80分,无严重躯体及神经系统疾病,无利他林等其他药物服用史,自2005年1月~ 2009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7~ 14岁患儿共85例符合上述标准,其中男58例,女27例, 平均年龄(8.2土1.5)岁。接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为治疗组共55例,其中男38例,女17例,平均年龄(8.2士1.5)岁。同期就诊不愿意接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为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共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8.2土1.5)岁。
1.2 方法
采用BBB-1A型脑电生物反馈系统,以抑制4~8Hz慢波活动,同时增强12- 16Hz感觉运动节律波为训练目标。通过该系统采集患儿的脑电波,并以各种图像方式进行实时反馈。然后测定基线( Baseline)水平来调整游戏的难易度。基线调整测试是通过评价受试者对目标集中注意力的程度和初步的人机联系状况,为测试和训练提供参照依据。训练应由易到难,训练30min次左右。开始时,疗程可短,治疗频率为3-4次/周,20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1)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评价。每个受试患儿于训练前及每20次训练后做一次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计算得到相应的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然后对干预前后商数的变化进行评价。
(2) 症状评定表。每个患儿于训练前及每20次训练后由其父母填写症状评定表1次,主要反映患儿在家的注意、情绪、行为、学业等问题的情况。
二、结果
2.1: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在治疗20次后转为正常的占86%,治疗40次后转为正常的占98%;综合注意力商数在治疗20次后转为正常的占68%,治疗40次后转为正常的占87%;治疗60次后转为正常的占98%。
2.2:症状评定表反映在55例患儿中,20次训练后,注意、情绪、行为、学业问题人数下降了68%,40次训练后,人数下降了8%, 60次训练后,人数下降了 98%。
三、护理
3.1:患儿通过了解生物反馈的原理、仪器的使用方法,视觉形式或听觉形式反馈信号的意义,坚持学习,是治疗的主体。
3.2: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应在单独诊室内进行。治疗前,充分做好心理护理,向患儿解释示范,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友善,消除患儿的紧张及恐惧心理,使患儿充分理解治疗的必要性和益处,取得其主动配合。
3.3:治疗中,发现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应温和地提醒患儿控制小动作。对于完成任务较好的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增强患儿自信心。
3.4:根据患儿表现及任务完成情况,每10次可变换训练游戏难易程度及选择不同画面,使其注意力保持在最佳状态。在训练过程中,患儿若表现出疲劳,可略微休息一下,再变换训练内容。每训练20次时应及时进行疗效评价。若想巩固成果,以免条件反射消退,应训练40~ 60次。
3.5: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时,注意调动患儿的训练动机,细心观察是否存在违抗心理,及时调整患儿学习心态,坚持治疗。
3.6:脑电生物反馈作为一种干预措施,应该配合其他心理治疗一起使用。父母训练,学校老师的参与,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3.7:脑电生物反馈训练从生物学方面对儿童ADHD进行干预,避免了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效果相对稳定。
注:部分素材来源网络,侵删